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市,是江西省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电力类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同时也是江西省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部属全国重点中专江西省电力学校和国家先进成人大专院校江西电力职工大学。1998年两校合并,2002年经批准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采用"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作模式,与江西电力技师学院、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合署办公,集学历教育、成人教育、高技能人才培训和职工培训于一体。学院分为昌北和昌南两个校区,致力于培养电力行业的高技术技能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电力事业发展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被誉为江西电力行业的"人才摇篮"。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学院教学质量突出,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培协同、效率效益"十六字为发展理念,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国家电网公司等行业背景,学院拥有强大的校企合作网络,与140余家能源、电力、电建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学院拥有先进的现代化实训设施,包括以300MW火电机组集控运行仿真机、DCS分散控制系统、全国首条500kv/220kv/110kv超高压混合模拟教学输电线路为代表的校内实验实训场地61个,并在各大电厂建立了53个校外实训基地,确保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需求无缝衔接。学院推行"学历与技能并重,文凭与证书兼得"的教育模式,设有国家职业技术鉴定所,具备88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资格。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如动力机械系达99%),深受电力企业好评。2023年,学院被授予首批"江西省省级工匠学院"称号,彰显了其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方面的卓越成效。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沿革学院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脉络清晰:
1958年:创立江西省电力学校(部属全国重点中专)。
1980年代:江西电力职工大学成立(国家先进成人大专院校)。
1998年:江西省电力学校与江西电力职工大学合并。
2002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合并基础上正式成立"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开启高等职业教育新篇章。
2010年:被列为"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同年,江西省电力公司整合资源,在学院基础上成立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形成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格局。
2010年至今:学院进入快速发展期,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拓展培训空间,提升服务行业和区域发展的能力。历任院长包括张小毛(2008-2010年)、章国顺(2010年至今)等。
中文名: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外文名:Jiangxi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of Electricity
简 称:江西电力职院 / JXECPTC
院校代码:12933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学院教育教学体系完善,专业特色鲜明,覆盖电力全产业链及延伸领域:
系部设置与专业布局:设有电气自动化系(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等)、动力机械系(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火电厂集控运行、检测技术与应用、数控技术等)、经济管理系(市场营销、法律文秘等)、计算机信息系(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网监控技术等)、公共教育系(负责公共基础课)以及艺术与设计系(含环境艺术设计、影视动画等)和中专部。开设近40个全日制大专专业和20多个中专专业,形成了以电力工程专业为主干,工、管、文、艺协调发展的专业群。
师资力量:学院汇聚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动力机械系为例,专职教师84人中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占比44%,"双师型"教师占比76%。教师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拥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多名骨干教师曾赴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培训深造。
人才培养与深造通道:学院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助力学生获取"1+X"证书。搭建了与武汉大学、上海电力学院、南昌大学等本科院校的"专升本"(自考、成人、普通)立交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深造机会。
科研与社会服务:学院注重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科研实力持续增强。2025年,学院联合国家电网公司等成功申请多项新能源电池回收、存放装置的国家专利(如CN120413853A、CN120462758A),体现了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研发活力。作为江西省电力公司培训中心,承担了大量行业企业在岗职工的培训任务,技术服务和培训效益显著。
学生管理与校园文化:各系部配备精干的学生管理队伍,营造严谨学风和"以人为本,和谐校园"的文化氛围。学院着力建设智慧校园、美丽校园、平安校园,并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学生成为德技双馨的电力行业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