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简称“南洋理工”。学校坐落在广州市从化区环市东路1123号,素有“广州后花园”之称,创建于1984年,前身为广州南洋自学辅导大学,由上海交通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广州校友为传承南洋公学“教育报国”精神创办。学校以“创百年学府,育产业精英”为愿景与使命,以“建设大湾区优质高职院校”为办学目标,遵循“以生为本、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求实创新”的办学理念。立足广州,面向广东,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适应珠三角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技能突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设有7个二级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校园占地503.5亩,与澳门中西创新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同属广东南博教育集团旗下高等院校。依托集团雄厚实力,学校办学条件全面优化,学生公寓配备空调与宽带,生活设施齐全,并多次荣获“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优秀服务品牌”“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称号,正为建成广东一流高水平民办理工类大学而奋斗。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教学质量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教学质量卓越,师资力量雄厚,教师总数900余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约60%,形成高素质教学团队。专业设置以工科类专业为主,医、教、文、艺、经、管类专业协调发展,开设50个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36个,覆盖18个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丰硕,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奖项8项、省级奖项490项;2024年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单位。学校深化产教融合,与美的集团、海尔集团等700余家企业合作,建立订单特色班100余个,实现专业全覆盖;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8%以上,荣获“广东省就业工作督查优秀等级”“最具竞争力提升院校”“广东最具社会认可度学院”等称号。学校实施“阳光帮扶工程”,联动校友资源资助困难学生,如2024年设立校友资助金和“南洋励志奖学金”,培育学生综合素养与技能,提升社会竞争力。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历史沿革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1984年,由上海交通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广州校友创办,初名广州南洋自学辅导大学。学校历经多次更名与发展阶段,历任校长包括阮庆生、李希(2005年3月至2007年12月任期)等。2016年确立升格本科院校目标,推动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型。作为省级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坚持“育人立校,质量兴校”理念,多次获得民政部“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优秀服务品牌”、教育部“国防教育优秀组织单位”、广东省教育厅“民办教育突出贡献奖”等荣誉。2025年,在姚侃校长领导下,学校继续优化发展,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如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与数字商学院,强化人才培养。创建以来,学校从单一辅导大学逐步发展为综合性高职院校,规模从初创至今大幅扩展,在校生达18000人,专业增至50个,成为区域重要教育基地,以创新精神和“教育报国”传统持续服务社会。
中文名: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外文名:Guangzhou Nanyang Polytechnic College
简 称:南洋理工
院校代码:13716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教育教学: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践行“多维跨界,岗课融通,场景交互”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科专业创新。2025年3月,学校成立人工智能学院与数字商学院,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原经济管理学院更名数字商学院,原智能工程学院更名人工智能学院,旨在优化专业布局、适应产业需求。人工智能学院聚焦智能算法、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数字商学院培养数字化技术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满足市场多元需求。学校深化产教融合,与中国联通、京东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领域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紧密衔接;累计与700余家企业建立校企协作,如共建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卫生健康学院,开发虚实相融的产教融合平台。教育教学注重教师角色转变,推动从“知识传授者”转为“创新引领者”,鼓励学生成为“数字思考者”。教学资源先进,拥有专业实验室156个,其中国家级生产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职教育公共实训中心1个、省级校内外实践基地15个;多媒体教室186间,全部配备空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482.77万元;图书馆面积1.3万平方米,藏书纸质108万册、电子41万册,支持数字化学习。学校还结合文化活动如2025年温泉音乐节,组织创意集市、篝火晚会等,丰富学生实践生活,提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