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职学院,由重庆市属国有重点企业——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2010年出资举办,并于2011年首届招生。作为重庆市唯一由市交通局重点支持的交通运输类高职院校,学院立足西南地区交通发展需求,专注于城市轨道交通、铁道交通和智能公共交通领域,是重庆市优质高职院校项目培育建设单位和首批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高职学校。校址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双福街道学院大道8号,占地面积广阔,环境设施先进。学院以“人人有才、人人成材”为教育理念,秉持“勤奋、尚志、敬业、乐群”的校训,为交通强国战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行业特色鲜明,国企办学模式确保校企一体,形成产教深度融合的办学优势,在西南地区具有显著影响力,多次获评全国交通运输50强高职院校和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单位,并为“一带一路”倡议输送技术人才。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教学质量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教学质量卓越,核心体现在先进的师资队伍、完善的实训体系和产教融合机制。师资方面,学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超过50%的专任教师为“双师型”人员,来自轨道交通企业的技术骨干如轨道通信信号专业带头人陈兴劼教授(全国优秀教师、重庆教书育人楷模),他们将企业标准融入教学,开展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改革,提升教学实效性。实训条件先进,近年投入8000多万元升级设备,构建“真实型、仿真型、虚拟型”立体实训体系,包括重庆独有的As型地铁列车模拟驾驶器10台、VR/AR技术实训设备,高度还原现场作业环境,确保学生掌握从基础操作到自动驾驶“慧开”技术的综合能力。产教融合方面,学院联合国铁成都局集团、重庆轨道集团等行业企业,开展“校企双导师制”培养,如2025年为成都局定向培养1105名学员,涵盖电力机车副司机等热门工种,通过严格考核提升就业竞争力。成果丰硕:毕业生就业率达高位,遍布全国铁路系统;师生在职业技能竞赛获全国一、二等奖;志愿服务项目“红马甲”评为重庆市最美志愿服务站(岗),青年志愿者协会多次获全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凸显人才培养的高适应性和社会贡献。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历史沿革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的历史沿革始于2010年3月4日,为适应重庆及西南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和高铁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由重庆市属重点国有企业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出资创建,初期定位于行业特色高职院校。2011年迎来首届招生,标志着办学全面启动。发展过程中,学院遵循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教育规律,逐步扩张规模:2014年,学院设立轨道车辆与机械系、轨道电气系等6个教学系,开设铁道机车、铁道交通运营管理等专业,成为西南地区唯一轨道交通为特色的专业化高等院校。2019年,学院入选重庆市优质高职院校培育建设单位和重庆市轨道交通创新发展研修基地,专业增设至30个,并通过教育部认定国家级重点专业2个、生产实训基地1个。2024年,学院牵头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轨道交通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西南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提升行业影响力。至2025年,学院已建成重庆市骨干专业3个、“双基地”2个,以及在建市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彰显持续壮大轨迹:从初创到成为重庆市唯一由市交通局重点支持的院校,历史见证了从国企办学到“双高计划”建设主体的蜕变。
中文名: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外文名:Chongq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简 称:重庆运输职院
院校代码:14366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教育教学: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教育教学体系以专业设置为核心,紧密结合交通行业需求,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校企协同模式,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专业设置丰富多样:学院现设6个二级学院包括轨道交通学院、智慧交通学院等,覆盖38个专业如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专业代码500602)、铁道信号自动控制,其中与轨道和铁路产业对口专业21个,教育部认定国家级重点专业2个、市级骨干专业3个,并开设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确保课程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教学方法强调实践性和智能化:采用“真实工作场景”教学,如在春运志愿服务中开设实践课程,学生直接参与铁路车站和轨道车站的服务工作,验证课堂所学;课堂推行项目式教学和混合式教学模式,如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翻转课堂,让学生通过地铁列车模拟驾驶器练习从手动操作到自动驾驶“慧开”技能,辅以全息投影、AR检修设备等现代装具提升实训真实性。校企合作深度强化:与国铁成都局集团、重庆轨道集团、重庆公交集团等长期合作,举办“2+1”定向培养班,2025年培养1105名学员接受180余门课程培训,覆盖电力机车副司机等岗位,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考核;国际化拓展包括泰国高铁技术留学生培训和缅甸仰光省智能交通人才培训基地。教育教学成果显著:毕业生深受行业欢迎,就业率达高位,如在成都局集团担任火车司机服务“一带一路”;指导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一等奖等荣誉;教师团队获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主编教材入选国家规划教材,体现理论与实践的高效融合,持续输送人才支撑交通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