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职工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
天津市红桥区职工大学是一所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成人高等学校(事业单位),公益二类,正处级单位。其前身可追溯至始建于1958年的红桥大学和红桥工人大学,是天津市首批成立的成人高校。历经多次教育资源整合与发展,特别是在1986年与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红桥分校形成“站校合一”联合体,2005年与北洋中等职业专业学校合并成立北洋社区学院,并于2009年与红星职专合并组建天津市红桥区职业教育中心,现已发展成为一所立足红桥、辐射全国,集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专科及本科学历教育、电大开放教育(国家开放大学体系)、继续教育、老年大学(社区教育)以及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社会培训等多种教育功能于一体的地区性、社区性、职业性、综合性高等学府。学校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数万名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构建区域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区建设中发挥了核心作用。学校现拥有丁字沽三号路45号(主要为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教学区)和红桥区光荣道18号(主要为高职、五年一贯制、老年大学教学区)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517平方米。多年来,学校荣获天津市文明学校标兵、天津市社区共建先进单位、天津市民办非学历教育先进单位、红桥区社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天津市红桥区职工大学教学质量学校秉承规范办学、保证质量、热情服务的宗旨,教学质量坚实可靠。核心优势在于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7人,其中专任教师6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3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34人(含正、副教授),中级职称40人,形成了层次合理、具备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梯队。学校拥有固定资产总值1447.82万元,配备16间多媒体教室、12间计算机机房,并重点建设了机床、电子、电路、计算机、微控、材力、会计、语音等多种专业实验室和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图书馆藏书6.5万册,电子图书3万余册,订阅专业期刊200余种,为教学科研提供了强力支撑。学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设置齐全且面向应用,在强化理论教学的尤其重视学员职业技能的培养。教学成果显著,历届毕业生中涌现出大量各行各业的业务骨干和技术能手,杰出代表如在校期间即荣获天津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丁璐峰同学,充分体现了学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成功。学校还与东北农业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成立学习中心,开展网络教育,严格遵循合作高校的管理制度,并不断创新导学模式(如制作图文并茂的导学课件),确保远程教育质量,已建设成为具备较强竞争力和高管理水平的开放教育培训基地。
天津市红桥区职工大学历史沿革学校的历史沿革丰富而清晰:
1958年: 创校之初,前身为红桥大学和红桥工人大学,是天津市首批成立的成人高校。
1986年: 天津市红桥区职工大学与天津广播电视大学红桥工作站组成办学联合体,实现“站校合一”的办学模式。
2005年: 与北洋中等职业专业学校完成实质性合并,在此基础上升格组建天津市北洋社区学院,标志着学校办学层次和覆盖面的扩展。
2009年: 迎来重要发展节点,北洋社区学院与天津市红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合并,正式组建为天津市红桥区职业教育中心。这标志着学校整合区内教育资源,融职业教育、中等教育、高等继续教育等多重功能于一体。
(后续持续发展): 在红桥区委、区政府、市教委和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学校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教育改革创新,不断拓展办学渠道。从最初的单一成人专科教育,逐步发展形成了今日“多层次(高职、成人专科本科、中职衔接)、多类别(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并重,职前职后教育衔接,普通成教互通)、多渠道(全日制、业余、函授、网络、开放)”的多元化办学格局,确立了其在红桥区作为终身教育基地的核心地位,并最终稳定使用“天津市红桥区职工大学”作为其主要法定名称(同时挂天津红桥开放大学等牌子)。学校的每一次合并整合,都是其服务区域能力提升和发展定位深化的重要里程碑。
中文名: 天津市红桥区职工大学
外文名: Tianjin Hongqiao Workers College
简 称: 红桥职大
院校代码: 4212050066
天津市红桥区职工大学教育教学:学校构建了极其丰富多元的教育教学体系:
1. 学历教育多层次并进:
高等职业教育: 开展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
成人高等学历教育: 提供各类成人高等专科及本科学历教育(业余或函授形式),目前职大板块开设有19个专业。
开放/远程教育: 依托国家开放大学体系开展电大开放教育,开设专科及专接本层次专业;并与东北农业大学等合作建立网络学习中心,开展网络本、专科学历教育。电大板块开设有5个专业,开放教育开设10个专业。
自学考试助学: 职大教育培训中心举办8个本科专业、10个专科专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助学班。
2. 非学历教育广泛覆盖:
职业技能与社会培训: 承担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培训项目,全年培训达5000人次以上。
老年大学(社区教育): 开设老年大学课程(2024年信息显示开设34个教学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
继续教育: 提供各类满足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需求的继续教育项目。
成人高考辅导: 举办成人高考考前复习班。
3. 科研与社会服务: 学校具备一定的科研开发能力,其技术开发部研发的产品已被全国40多个单位采用。学校组织开展教育科研,负责社区教育的指导与服务。
4. 教学管理与服务: 高度重视教学管理,对合作办学项目(如东农网络教育)专门成立管理机构,投入资源保障教学质量。在教学服务方面不断创新,如制作导学课件、组织新生导学讲座、利用多种手段督促学生学习过程(如要求每科每学期上网学习不少于30次),确保学习效果。现有注册学生规模庞大,涵盖职大、电大、高职日校、老年大学等板块,历年累计在校生超过5800人。
5. 办学形式灵活: 提供业余(利用周六日上课考试)、函授(利用寒暑假上课考试)、网络课程(为主)+ 面授/集中考试等多种学习形式,满足不同学员需求。学生完成学业后,可获得由相应办学主体颁发的国家承认、教育部电子注册的专、本科毕业证书,本科生符合条件者可申请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