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高校,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以管理学为核心支柱,经济学、工学、法学、农学、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学院作为吉林省首批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之一,拥有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培训与继续教育等多种办学资格,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企业家和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被广泛誉为“企业家的摇篮”。目前设有院部、高新和前进三处校区,为提升办学条件,学院在长春市朝阳经济开发区购置了31.29万平方米教学用地(约500亩),用于新校区建设,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学院下设经济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传媒学院、食品药品工程学院等专业教学单位,并配备继续教育学院、高级人才培训学院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院等机构,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教育服务网络。在校生规模约8000人,学院以服务区域发展和促进就业为导向,持续推动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确保毕业生具备实战技能和竞争力。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学质量学院教学质量在吉林省高等教育领域享有较高声誉,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确保教学与实践紧密衔接。截至最新数据,学院拥有专任教师319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共计145人(占比超过45%),“双师型”教师175人(占比约55%),包括长白山技能名师、省级中青年突出贡献人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和省级教学名师等杰出教育者。这些教师中65%拥有博士或硕士学位,专业背景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等多个学科,形成了一支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卓越的队伍。学院秉承“同心思进、厚德强能”的院训和院风,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通过强化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项目(如吉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和现代学徒制试点,提升教学质量。学生实践技能突出,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行业前列,部分校友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或经济学硕士等高层次人才,社会反馈积极。教学评估体系科学完善,包括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认证等,确保教学成果的可持续性和权威性,为吉林省经济干部培养培训提供了重要基地支撑。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创立于1959年,至今已有65年办学历史(基于2025年参考数据),初期以经济管理干部培训为主,逐步发展为多学科协调的公办高等教育机构。建院初期,学院聚焦于吉林省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响应国家需求,成为地方干部教育的重要阵地。1980年代起,学院积极顺应教育体制改革,于1989年前后正式确立为独立成人本科院校,获得国家教育部备案。进入21世纪,学院迎来快速扩张期:2000年成为吉林省首批高等职业教育试点单位,增设工学、法学等学科;2010年以来,学院优化校区布局,先后整合院部、高新和前进三个校区,并逐步拓展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项目。2019年,学院招生计划中涵盖专升本和高起专专业,脱产与非脱产并行,标志着教育形式多样化。2020年,学院在长春朝阳经济开发区购置教学用地31.29万平方米,启动新校区规划,体现战略升级。63年来,学院名称虽历经微调,但始终坚持“厚德强能”院训,聚焦服务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学院已从单一干部教育转型为综合高等教育实体,跻身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行列,历史积淀深厚,轨迹连续明晰,见证了中国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脉络。
中文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外文名:Jilin Province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College
简 称:吉林经管学院
院校代码:4222051243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育教学:学院构建了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成人教育为辅的多元化教育教学体系,注重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紧密对接地方经济需求。教育结构层次清晰:成人高等教育方面,提供专升本专业9个(如国民经济管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和高起专专业16个,采取脱产(学制2年)与非脱产结合方式;高等职业教育设置45个高职专科专业(包括工商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工程造价、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覆盖管理学、工学、法学领域。教学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融合,采用“双师型”教师主导的案例教学、项目实训和企业实习,确保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学院建有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公共教育学院等基础教学机构,辅以创新创业学院,强化德育和职业素养培育。教学资源丰富,校区配套先进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如建筑工程模拟中心),并依托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院推动跨学科合作。学院遵循教育部“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方针,教学成果显著,毕业证书获国家认可,社会认可度高。近年来,响应政策调整(如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办法),招生规模持续优化,年招生计划覆盖22个专业,确保教育公平和质量保障机制贯穿全过程,为吉林省输送大批复合型经济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