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历届毕业证样本图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是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作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北航始建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等八所顶尖院校的航空院系合并而成。其历史可追溯至1952年创建的国立北平航空学院,素有“北航”的美誉。经过七十余载发展,北航已从一所专注于航空工程的学院,成长为以工为主,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知名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紧密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其发展与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腾飞息息相关,培养了大批领军人才,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学质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人才培养质量视为生命线,秉承“厚基础、强交叉、重实践、求创新”的理念。依托顶尖的师资队伍(包括众多两院院士、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和强大的科研实力,北航为学生提供了高水平的学习环境和科研实践平台。学校拥有多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其工科实力尤为突出,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稳居全国乃至世界前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学科亦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北航毕业生以其扎实的专业基础、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深受国防军工系统、科研院所及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广泛欢迎,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始终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创建与发展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缩影。1952年,为适应新中国航空工业建设的迫切需要,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关怀和部署下,汇集了当时清华大学、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著名高校航空院系的师生和设备,正式成立了北京航空学院。创校伊始,学校便肩负着为新中国培养航空高级建设人才的重大使命。在随后的岁月里,学校历经数次隶属关系调整(曾属重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国防科委、航空航天工业部等),始终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1988年,为适应学校向多科性、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发展,经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入21世纪,学校相继成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并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目前,学校拥有学院路和沙河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达3000余亩。
中文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外文名:Beihang University (BHU) 或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UAA)
简 称:北航
院校代码:100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教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高度的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素养、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领军领导人才。学校构建了“价值塑造、知识养成、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在本科教育方面,推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强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并设立高等理工学院(沈元荣誉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通用工程学院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学校拥有完善的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覆盖工学、理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多个学科门类。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不断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注重科教融合、产教协同,大力建设在线开放课程(MOOC),并通过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创新创业项目、国内外学科竞赛、企业实习实践等多种途径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学校强调开放办学,与全球众多顶尖大学、研究机构及航空航天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国际交流和联合培养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