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杉达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
上海杉达学院位于中国上海市金海路2727号,是上海市第一所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普通高校,成立于1992年。作为全国首批民办本科院校之一,该校历经多次更名与发展,现拥有上海浦东和浙江嘉善两个校区,形成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秉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定位,成立长三角研究院以探索跨省区教育衔接和产教融合机制,并获批上海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依托同济大学等合作伙伴强化研究力量。现有广泛的专业覆盖多个领域,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注重育人环境建设,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配备共享厨房、劳育基地和心理驿站等设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上海杉达学院教学质量学校教学质量在国内民办高校中位居前列,以严格的学分制管理和弹性学习制度保障学生培养。现有专任教师937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3.65%,博士学位教师占比34.79%,形成高素质教学队伍。教学质量核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分体系严谨,本科毕业总学分控制在165学分左右,课程类别包括通识教育课、专业基础课等,学分不得相互替换,确保学生知识结构均衡;二是实践能力培养突出,推行专业实践环节不少于四周,并融入红色文化资源强化思政教育,依托毗邻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的区位优势,开展党史学习、讲解员培训等活动;三是创新能力提升显著,通过长三角研究院推动技术转化,与地方政府、企业签署战略协议10余项,搭建政产学研协同平台。学校领导带头践行“一线规则”,建立轮值院长制度深入学生社区,结合“金点子”“数智社区”机制实现教学质量动态优化。
上海杉达学院历史沿革上海杉达学院创立于1992年,是改革开放背景下诞生的首批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初期定位为高等专科学历教育单位。1995年获教育部批准升级为本科院校,2002年更名上海杉达学院并确立金海路校区为核心基地,2010年扩建浙江嘉善校区。历史发展聚焦三阶段:早期(1992-2005年)专注于资源整合和基础学科建设;中期(2006-2018年)拓展专业覆盖,新增旅游管理、计算机科学等应用型学科,并推进中外合作项目;后期(2019年至今)深化战略转型,2023年成立长三角研究院以推动区域协同发展,2024年获批准成立上海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引入同济大学、浙江树人学院等合作伙伴。校长陈以一教授牵头改革,形成以浦东-嘉善双校区为支点、高层次产学研融合的新格局,成为民办高校转型标杆。
中文名:上海杉达学院
外文名:Shanghai Sanda University
简 称:杉达学院
院校代码:13631
上海杉达学院教育教学: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以学分制为核心,结合弹性学制和全过程育人机制。学分管理严格规范,本科总学分要求165学分左右,每16课时计1学分,专业实践环节不少于四周。弹性学制方面,本科生可在3至6年内完成学分,满足条件者允许提前毕业;平均绩点达3.3的学生可申请提前修读高阶课程。教学计划分为通识教育、专业基础、专业核心及选修课程,学分类别禁止替换,确保教学结构化。教育教学创新体现于两方面:一是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推行学院-社区-社团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共享厨房、劳育基地和心理驿站等活动深化五育并举。二是信息技术融合,利用AR和触墙技术数字化呈现教学内容,如“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教育”项目增强学生体验。招生方面,近年本科分数线稳定在400-492分(物理类)和366-480分(历史类),反映教育质量的社会认可。毕业要求包括修满学分、成绩合格并通过毕业鉴定,符合《授予学士学位实施细则》者授予学位,未达标者可延缓至6年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