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
浙江师范大学(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创建于1956年,位于浙江省金华市迎宾大道688号(主校区),并在杭州萧山、杭州西湖、兰溪设有分校区。学校是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以及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等国家级项目,同时被商务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等机构认可为重要合作伙伴。作为浙江省重点建设的教育高地,学校总面积达3300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3.4万人,包括本科生近2.9万人、研究生约1万人(含非全日制)、留学生1270余人,以及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1万余人。学校秉持“砺学砺行、维实维新”的校训精神,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浙江教师教育、区域经济和国家战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基础、涵盖硕士和博士教育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综合实力在华东地区师范类高校中稳居前列(软科2024年全国排名第92位)。金华校本部位于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人文荟萃、环境宜居;杭州校区则更便于对接省会资源,助力学生实践与就业。学校国际化程度高,是“浙江省十佳对外合作单位”,开设中外合作项目如软件工程、小学教育等,并建有浙江省唯一的教育学一级学科重点研究基地。
浙江师范大学教学质量浙江师范大学教学质量优秀,以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和数学等学科为核心优势。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21个学科上榜,其中B类学科10个(如教育学B+、心理学B+、中国语言文学B类)、C类学科11个,整体学科实力在省内领先。2025年,学校拥有6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4个(如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包括数学、化学和工程学)。教学质量体现为高就业率和升学率:师范专业毕业生在浙江省内基础教育领域占主导地位,就业率达70%以上,重点流向杭州学军中学、宁波镇海中学等名校;非师范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电子信息工程就业领域广泛,涉及IT、金融等行业,整体就业竞争力强劲。2024届本科生考研升学率达24.55%,教育学等专业超30%;保研率约5%,保研至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出国深造率4.17%,其中60%进入QS全球前100院校。学校推行“特色化、国际化”战略,配备先进实验室(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评估中心)和丰富图书资源,师资雄厚,师范生连续多年获全国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教学严谨务实,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浙江师范大学历史沿革浙江师范大学的历史可追溯至1956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杭州师范专科学校,初始定位为师资培养基地。1958年,学校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开启本科教育征程。1962年,经历首次重要合并,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整合,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学科体系初步成型。1965年,学校从杭州整体迁移至金华市,扎根浙中地区服务地方教育。1985年,基于多年发展与积淀,正式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巩固师范教育特色。2000年至2004年间,学校进一步拓展规模,相继并入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优化了财经、艺术与职业教育布局。进入21世纪后,学校加速现代化进程:2015年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20年获评“全国文明校园”,2023年跻身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始终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口支援衢州学院,与金华市共建金华理工学院。当前,浙江师范大学已发展为拥有4个校区(金华主校区、杭州萧山校区、杭州西湖校区和兰溪校区)的综合高校,历史沿革体现了从专科到博士教育的跃迁,彰显了在师范教育领域的持续创新与影响力。
中文名:浙江师范大学
外文名: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简 称:浙师大
院校代码:10345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教学体系完善,覆盖本科、硕士、博士多层次学位教育。本科教育设置69个专业(2025年数据),以国家级一流专业为骨干,包括学前教育(国家特色专业)、教育技术学、物理学、汉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和金融学等优势领域,其中师范类专业占主导,辅以工科、艺术类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软件工程中美合作、小学教育中美合作)。教学上注重实践结合,依托“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开展师范技能训练,强调产学研协同(兰溪校区侧重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实践教学)。研究生教育包含1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如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和52个一级硕士点,涵盖学术学位(如教育硕士)和专业学位(如MBA、MPA),2025年计划招收全日制研究生2884人、非全日制352人。教育教学管理严格,采用“通识教育+专业深化”模式,教材年费500-1500元,住宿费1000-1600元/年;学费差异化设计,普通本科文科/理科5300-6095元/年、工科6000元/年、艺术类9000-10350元/年,中外合作专业最高63000元/年。学校重视国际化,提供交换项目和留学生教育(如汉语国际教育),同时强化数字化教学(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萧山校区重点发展)。班级设置包括重点班型(如实验班升学率突出),育人效果良2024年毕业生在各项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中屡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