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市竞秀区乐凯南大街1278号,隶属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是河北省唯一公办全日制电力类高职院校。学院始建于1957年,现占地270亩,分南院和北院两大校区,以培养电力、工程、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为核心使命,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依托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及河北省教育厅的指导,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协同模式,面向全国招生,覆盖河北、浙江、天津、山东等省份,设置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气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毕业生主要流向电力、新能源等战略产业,为行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坚实保障。学院以完善的教学设施和丰富的校企合作资源为基石,包括111个先进实训基地(如继电保护实训场、500kV变电仿真实训室等),助力学生掌握扎实技术技能,并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卓越,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和国内领先的教学设施,确保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师资方面,教师团队以高水平专业人才为主,多人获得省级教学名师称号,积极参与校企联合项目开发。教学设施上,学院建成111个实训室(场),如反窃电实训室、10kV配电站(室)运维实训室、信息通信实训基地等均达到国家领先水平,并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能集团等头部企业共建实训平台,如国家级信通专业共享培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环境。实践教学体系中,学院推行“专业志愿清”录取原则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如与中广核集团等开展订单式教育,确保教学内容贴合行业动态。质量成效显著,毕业生就业率保持高位,通过“生涯教育”体系(如职业规划讲座、企业专家进校园活动)提升技能适配性,为能源电力领域输出大量骨干人才,如电力工程系毕业生多人荣获行业奖项。学院还获评为中国AOPA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机构,并被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指定为行业能力评价基地,连续多年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沿革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史沿革可追溯至1957年创校初期,原为电力行业中专院校,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服务于华北地区电力发展需求。1960年代至1980年代,学院经历多次调整,加强工业技术教育体系建设,期间隶属关系几度变迁,但核心定位始终聚焦电力技术人才培养。1990年代,随着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学院正式定名为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转制为高职高专教育模式,并划归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管理,办学业务受河北省教育厅直接指导。2000年代后,学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5年扩建南院校区,新增信息技术类学科;2015年获批成为国家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20年至今,学院持续优化布局,整合北院资源,建成现代实训中心(如继电保护基地等),并与国网旗下企业深化合作,在新能源领域设立无人机巡检等新专业。作为河北省唯一公办电力类高职院校,学院已发展为集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累计培养毕业生数万人,为中国电力事业作出重大贡献。
中文名: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外文名:Baoding Electric Pow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简 称:保定电院
院校代码:13392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教学以产教融合为核心,构建“知识-技能-素养”三位一体培养体系,覆盖全专业领域。专业设置方面,学院开设9个重点专业,包括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气工程、信息技术等方向,其中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制三年,课程涵盖高等数学、英语、电工基础、继电保护原理、变电站运行技术等,教学目标使学生达到中级“电气值班员”或“变电值班员”职业资格标准。教学模式下,学院强化实践导向:结合“大学生素质与发展”通识必修课(内容含职业规划)建立本硕衔接路径,依托111个实训基地开展每周轮训;实习环节中,校企合作覆盖40余家单位(如三峡集团、中核集团),提供顶岗实习机会,并通过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确保学生参与企业实操。就业支持体系完善,学院通过就业指导中心组织求职工作坊、公考大讲堂等活动,动态优化课程(如新增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类),2024届毕业生在能源电力行业就业率超60%;国际化方面,与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等联合开展证书培训,确保毕业生技能全球认可。学院还注重技术研发,获批多项专利(如离心压缩机主轴冷却技术,参考摘要7),以科研反哺教学,促进教育质量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