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理学院毕业证样本图片
西安文理学院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由西安市政府举办、省市共建,面向全国招生。学校以“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城市大学”为办学定位,秉持“最懂西安”的办学理念,服务“立足西安、面向陕西、服务社会”的战略目标。学校现有高新、关中书院和太白三个校区,总校舍建筑面积达50万平方米。高新校区为主校区,融合古典园林与现代建筑风格,承担教学、科研与行政职能;书院校区地处关中书院原址,是全国罕见仍在使用中的“活着的书院”,文脉绵延400余年;太白校区为继续教育学院驻地,聚焦终身教育与培训。学校全日制本科生超14,000人,联合培养研究生累计857人,设有14个二级学院及1个继续教育学院,开设49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管、文、教育等多个学科领域。学校荣获陕西省“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称号,连续九年获西安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并培养杰出校友如外交部原副部长符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等。通过资源整合与创新驱动,学校已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核心教育机构,彰显“陕西幼儿教师和西安小学教师的摇篮”的影响力。
西安文理学院教学质量突出,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师队伍雄厚。现有教职工1,100余人,专任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称超400人,硕士及以上学位占比90%以上。柔性引进荣誉教授、特聘教授及学科首席专家26人,其中包括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和省三秦英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15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建有省级师德示范团队及教学科研创新团队17个、陕西省普通高校“青年杰出人才”4人,并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累计输送757名高素质人才。学校实施“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模式,省级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达9支,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4个,确保课程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教学成果显著,获省级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资质,学生就业率稳定在行业前列,屡次在国家级竞赛中摘奖,以高水平应用教学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沿革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沿革悠久,源头可追溯至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的关中书院,以及1903年清朝设立的陕西师范学堂(时称“两级师范学堂”),后者为陕西最早师范高等学府。历经民国时期“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初“陕甘宁边区师范学校”等演变,1950年定名“陕西省西安师范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西安大学(1980年成立)、西安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成立)、西安教育学院(1952年成立)、西安幼儿师范学校(1955年成立)及西安师范学校合并组建现校。学校经历了多次转型:1990年西安大学与西安师范专科学校整合为西安联合大学,2014年成为陕西省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并设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2017年获陕西省新增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获批“省级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2024年晋升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在传承“关中书院”文脉基础上,坚持“敦本尚实,崇真践履”精神,百年发展见证了中国近现代教育变迁。
中文名:西安文理学院
外文名:Xi'an University
简 称:西安文理或西文理
院校代码:11080
西安文理学院教育教学:西安文理学院教育教学以应用型、实践化为核心,构建“本硕一体、学科交叉”的多元体系。教育教学突出“重德、笃学、躬行、崇高”的校训,本科教育覆盖软件工程等49个专业,注重课程与产业结合。学校推行“双师型”教学模式,与宝鸡文理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累计培养857人,实现资源共享。教育教学特色包括:成人教育与自考学位管理规范,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证书编号系统完善;采用横版A4纸印刷毕业证,样式统一兼具权威性。学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设有智能科学与工程等创新学科,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如三维建模与PLC开发等实操课程。继续教育学院依托太白校区,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培训,服务终身学习需求;通过“青年创新团队”等项目,提升学生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素养。教育教学成果丰硕,省级教学科研团队占比高,数据化管理手段提升教学效率,确保毕业生综合素质符合应用型人才标准。